|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52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和劳资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

好友

4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2-5-26 08:28
  • 簽到天數: 2567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已拋錨 成長值: 15645

    推廣值
    0
    貢獻值
    21
    金錢
    6778
    威望
    49705
    主題
    12785

    回文勇士 文明人 男生勳章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文章勇士 教授

    樓主
    發表於 2021-9-3 10:51:20
      第一次听说老子这个人,是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 孔子与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突然有同学问:“老子是哪一家的?”顿时有许多同学忍不住的都笑了起来。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在不文明的言语中“老子”泛指自己,用于哄抬自己的身价。同学们竟不由自主的将两种老子的意思混淆起来了。但老师也只是笑了笑说:“老子是道家的。”

      这些事情虽然也过去了许多年,但想起它,想想那时期的自己,却会感觉他距今的遥远已远远超过了他原本的时光限度! 记得那时候,老子、孔子这些人在我的心中还是那样的神秘,直到多年以后,我才对他们有了粗略的了解。只是多年以后,我也早已不待在校园中了。只是许多年过去了,我也没有很好的融入到这个社会里,烦忧一直伴随我。那些在我“短暂”的学业生涯中遗留下的书本也都“理所当然”的在我的面前消失不见了。我曾经几次的想再去找找它们,看看自己以往生活中所留下的痕迹,但是很遗憾,都不见了!但是有一天,我却在房子中的一个角落处又发现了自己以前的那本历史教科书,他摆放在那里,上边布满了尘土。我把它捡起来,拍去上面的尘土后,将它放在了我的床头边。

      从此每在睡觉之前,我便会拿起它翻上一翻。有一次,我翻到了介绍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那一课,开头讲的就是老子。里面提到了老子哲理中的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下面又有小字的注释:从灾祸中吸取教训,可以得到幸福;在幸福中丧失警惕,就潜伏着灾祸。上学的时候,我是不会去在意这些的,只是努力的去背诵老师要求掌握的内容。只是如今再读起它,竟是感触至深,它让我想到了许多。            

      就这样,我对老子这个人,对他的哲理,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觉得他的哲理中一定还有许多的发人深省的内容,也许自己可以从他那里获得更多的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于是干脆买来了《老子》这本书,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床头,临睡前,就翻开他读一读,边读边静心的思考着。

      书的开头的第一句话便是“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这也是《老子》一书中最为深奥的阐述之一。有人这样的解释它的意思:道,可以说,但道又非永恒的道;名,可以叫,但名又非永恒的名。现代的许多学者对于这寥寥数字的解释却又不尽相同,这大概也是《老子》一书玄妙高深的地方吧!它就好像是一座大山,从不同的面看它,就会看到不同的样子。我想,这句话表达的更是道家的重要思想之一:世间没有绝对永恒不变的事物,虽然是滋生了世间万物的“道”,它也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其实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它滋生宇宙万物,虽然宇宙万物的轮回、运转都是遵循着“道”来进行的,但这样的“道”也迟早会有它终结的一天。

      还有人干脆这样直白的来解释“道可道,非常道”:天王老子制定的规则,实际上没有那么复杂,人人只要用心观察周围,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就能悟出这个“玄而又玄”的道。但是不要忘记,世界上所有的道,都不是永恒的,所有事物都有生,自然也有死。老子的这本道德经也不是真理的化身,早晚也会被推翻被取代。而实际上,这种世间无恒道的道理,就是天地万物之道。

      其实,《老子》就是一部需要人们进行深入反复思考、参悟的书;其实它也像有人说的那样,它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周围,热爱生活,就能悟出这玄而又玄的道。

      如今我就想,既然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事物,也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真理,那么,如今在我们身边流行的种种所谓荣耀之事,当然也不是什么恒久不变的真正的荣耀了,那我们得到了它,又有何欢喜、骄傲可言;得不到它,又有何痛苦、失落可言呢?在如今这纷扰的世界中,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心中便会获得一丝丝的安宁。但愿这不是自欺欺人吧!
    (古榕树下 www.enjoybar.com

      书中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通过这几句话,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将仁义喊得那么响亮的中国古代社会,却看不到什么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什么在中国这样一个将孝字喊得最为响亮的国度里,却充斥着那么多骇人听闻的“不孝子”的故事;为什么在夏与商的末年,桀、纣当道,朝政那么昏乱,却出现了关龙逢、比干那样冒死直谏的忠臣。由此可见,要想解决好一件事情,还需从它的最根本处入手才是。

      书中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我想,我们是不是又确实应该消除对某些事物的偏见与岐视了呢?就拿学校中的一个班级来说吧,它里边总会存在着正数第一名与倒数第一名,除非一个班中只有一名学生,然而这可能吗?虽然倒数第一它“不光彩”,但它却总是会存在的,那我们又何必对倒数第一投以嘲笑的目光呢?就好像在嘲笑着一件本来就不应该存在的“丑事”似的。而在一个地方上,如今又总会存在着最为富裕与最为贫困的人。虽然“最为贫困”让人觉得羞耻,但它却又总是会存在的。那我们又何必对最贫穷的人投以鄙视的目光呢?就好像在鄙视着一个本来就不该出现的“那样穷的人”一样。我想,假如穷人们突然间都消失了,恐怕那些所谓的富人们突然间也就不知道自己是富还是贫了吧!还有那成功与失败。人们追求一件事物,也无非就是这两种结果:成功与失败。成功了,自然光荣与令人喜悦,但失败虽然有种种的不好,却也是这世间客观存在的谋事的结果。面对失败,你又何必那样的沮丧呢?就好像面对的是这世间本来就不应该出现的结果似的。更何况老子说:“祸兮,祸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啊!

      书中说: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还有: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这些话的意思为: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一般人是那么清醒精明,惟有我如此糊里糊涂。一般人是那么严格苛刻,惟有我如此淳厚质朴。众人都有一套本领,有所作为,惟独我却愚笨鄙陋。如果把这些话放到我的身上,我真不知道是该用于自嘲,还是聊以自慰。我已经二十多岁了,在别人看来,至今好象也说不出我到底善于做什么样的事情。也不知道究竟会有几人认为我的“心机”会比他们深。我是自小起就被人冠以了“老实的人”的带有奚落、讽刺意味的称号的。所以我也不知道这世上迄今为止究竟会有几个人会真正的看得起我。是啊!“老实的人”哪比他们那样因随机多变、毫无顾忌而“本领高强”的人更能成事呢?

      老子的思想中充满了大量朴素辩证的观点,使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理性的认知。但老子为什么会思索出这样的以自然之道为核心的哲理呢?我想,这肯定与老子那特殊的思维方式有关吧!

      有一次,父亲从网上搜索到了老子的一些资料,并把它打印了下来,当我拿着那些资料阅读的时候,却又感受到了老子那特殊的思维方式。我是很喜欢老子的这种思维方式的。下面,我就摘录下一段,供大家共同来感受:

      老聃(老子)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之清者也。”老聃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部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这便是老子对事物寻根究底的询问。我想,也只有喜欢对事物进行寻根究底的询问的人,才最有可能探知到事物的根本问题所在。近代英国科学家牛顿看见苹果落地,便引发了他深度的思考,从而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不正是一种对于平常易见之事而发出的寻根究底的询问吗?而古代的中国人,特别是从老子那个时代以后的中国人,都太缺乏这种精神了。

      我是很欣赏这种寻根究底式的询问的,也许有的人不欣赏,他们欣赏的是:我有高级的车,我有昂贵的房,我有不凡的身份;总之我有势力了,我可以不用再遵守社会上的许多秩序与法度了。哎!他这么美满幸福,还真希望他这种美满能够永世长存,只可惜啊!不可能,不管是美满与否,都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

      老子曾说:“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如果你对世间万物存在的本象有了确切的理解之后,那你对世间的一切荣与辱也就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了。

      在《老子》一书中,老子为我们论述了清静无为的理由与种种好处。但在有些篇章中,老子那咱倾向于百分之百的对待生活的无为态度,我个人却是难以理解、难以接受。比如在书中第八十章的一段论述:

      小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它们的意思是:

      国家要小,人民要少。既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珍惜生命,看重死亡,不朝远处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也没有使用的必要;虽然有武器装备,也没有地方陈列。使人民再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吃得香甜,穿得舒服,住得安适,自我满足于朴素宁静的生活和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听得清楚,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在此段中,我最不能理解的便是“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句话了。我想,既然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已经远远的超越了那结绳记事的时代,它还有必要,有可能再复退回那种社会状态吗?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把我们的人类社会比作一棵小树苗。小树苗扎根于地,也总是会顺应自然之道而渐渐的长高、长大的,那么谁有办法在它将要成长为一棵大树之时让它复还到当初小树苗的状态呢?所以我认为:人类社会既然诞生于了这个世界上,它就总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我们人类都希望它保持和谐、稳定,使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康,对此我们都在原本的社会基础上奉献出自己对此有益的智慧也就行了,而没必要让社会向着原始的状态复还。”

      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老子的许多思想与观点。他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不言之教、无为之益;让我明白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不失其所者久,等等。面对着人生中的许多迷惑,读起《老子》,便能使心境中获得一阵阵的明朗。读着《老子》,心中也总会想象着一个清静、自然、温馨的世界:宁静的街道,和顺的风,安静的树木、典雅的房屋,一切都很自然、朴实;人们也都是那样的恬静、善良;雨滴在窗外发出了“滴沥”声音,花儿无声无息的开了……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14 09:50 , Processed in 0.018491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