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杨汀、杨光 25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乒乓球双打比赛在日本名古屋的爱知县体育馆上演。中国驻名古屋总领事刘晓军一记高抛发球,对面迎战的是前日本乒坛名将福原爱。久未在球台前露面的福原爱脸上挂着她招牌般的甜甜笑容,手下却没有留情,正手一记快速拉球,刘晓军的搭档、爱知县知事大村秀章没接住。福原爱一方10:9领先,发球权交到了与福原爱搭档的爱知县日中友好协会主席后藤泰之手中。“大村知事,咱们要加油呀!”刘晓军向搭档比了一个握拳的手势,引得场内一阵欢笑。 当日上午,在50年前举行第31届世乒赛的爱知县体育馆,来自日本各地的中日30多支队伍,160多名选手展开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混双以及团体四个项目的预赛,下午则将角逐奖项。其中不乏日本国内顶尖选手。到场观赛的有亲历乒乓外交的时任亚乒联主席兼日本乒协主席后藤钾二的秘书小田悠祐,以及日中友好议员联盟干事长近藤昭一、名古屋市副市长广泽一郎等。 此次友谊赛是“乒乓外交50周年交流大会”活动的一环。77岁的佐佐木敦子当天专程从东京赶来名古屋参加活动,她是拉着福原爱的手入场的。她们一老一少可以说代表着两个时代的中日乒乓交流。 周恩来总理对第31届世乒赛寄语的“友谊第一”,由郭沫若题赠给力邀中国队参赛的后藤钾二,如今陈列在爱知工业大学淳和纪念馆。一同陈列的还有第31届世乒赛的金、银、铜牌,参赛的中、日、美三国选手签名的球拍,中国代表团集体签名感谢后藤的纪念卡等纪念品。 福原爱一边仔细辨认球拍上选手们的名字,一边感叹:“我从来没有看过乒乓外交的相关实物,太珍贵了。” 而她本人,也是当代中日乒乓交流的符号。福原爱5岁就跟哥哥一起去中国天津参加体验集训,小学暑假时也曾到天津和辽宁交流练习,高中时每年都去中国集训一个月左右,后来还曾参加中国乒超联赛。她一口流利的东北口音中文,就是在不断去中国训练中习得的,还被中国大众爱称为“小爱”“瓷娃娃”。 福原爱也非常喜欢“小爱”这一称呼。当她下场,其他选手拿着纸板或球拍过来请她签名,她先签了写有“小爱加油”的一张,顽皮地指着另一张说:“这张没有写小爱,不给你签啦。”让大家忍俊不禁。而当记者给她看新华社十五、六年前给她拍摄的照片时,福原爱脸上露出了照片上那样的纯真笑容。在此次友谊赛的开幕致辞上,她一字一句都用日语和中文双语说出,说到“希望自己今后也能为日中友好做更多事情”时,非常动情。 后藤泰之同时也是爱知工业大学的校长和爱知县乒协主席。他的祖父正是后藤钾二,日方推动乒乓外交的最关键人物。后藤泰之告诉新华社记者,乒乓外交时,他还是初中生,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觉得祖父比以前更忙碌,时而神情严峻,时而喜形于色。 “可惜祖父在那之后一年就去世了,没有看到日中邦交正常化。我在1975年第一次去了中国,受到非常热烈的欢迎。那之后,我父亲继承祖父的心愿,继续致力于日中交流。我们学校的乒乓球很强,与中国的交流从未间断。我先是跟随父亲,后来我自己也经常去中国,中国的朋友提起祖父,总是说‘喝水不忘挖井人’,让我非常感动。”此次友谊比赛上,后藤泰之也拿出他作为一个乒乓球爱好者的看家本领,在搭档福原爱的双打中,小露了一把身手。团体赛中,爱知工业大学A队和B队分获第一和第二名,在日中国青少年队获得第三名。
从名古屋市相邻的爱知县海部郡赶来参赛的野平女士今年74岁,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她在一名华人教练开设的乒乓球俱乐部打球。她是一名癌症患者,10年前开始坐着轮椅打乒乓球复健,打了两三年,渐渐能够站起来打,这两年还经常参加各种民间比赛。提起乒乓外交,她兴奋地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在名古屋商工会议所工作时曾参与往年乒乓外交纪念活动的筹备,还获赠过中国运动员的运动衣。与野平女士来自同一俱乐部队的26岁小伙子中山已经有十年“业余球龄”,“我非常想去‘乒乓王国’中国看看。”中山说。 除了友谊比赛,此次交流大会还包括26日在名古屋举行的“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研讨会”和图片展。研讨会以“温故知新、以史鉴今、面向未来”为主题,乒乓外交亲历者、中日留学生代表等出席研讨会。图片展除了展出乒乓外交前后的历史照片,还展出了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场馆的照片。 刘晓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此次交流大会的主旨是希望中日双方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不忘乒乓外交的传统和精神,并且发扬这种精神,进一步促进中日之间的人文交流。刘晓军说,今年也是中日体育文化交流年,东京残奥会刚刚开幕,明年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也将相继举行,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到中国参加冬奥会和亚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