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个人自愿拿出1块钱,那就是13亿多……”
类似的话,中国人常说,也喜欢说。不过,如果要追问一句:现实中到底谁做成了,或者做成了几次?立马就让人心里一沉。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目标其实很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网友讨论类似“每人1元捐建航母”的话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也曾有人发起过全民众筹的倡议……这些想法很多根本没有落地,更别说跟目标的差距。
现实中,过去半个世纪里,真正达成这个目标的为数不多。其中让中国人印象最深的一次,可能是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
震后半年,个人捐款总额达到458亿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是个人捐款、个人捐款、个人捐款,不含企业、社会机构,人均36元。
而最近的一次,就是去年的“99公益日”。这是中国迄今最大的民间公益节日之一,2015年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如今已是一年一度的公益筹款盛会。2018年,“99公益日”在短短三天向社会筹款超过10亿元,基本实现“平均每个中国人捐1块钱”的目标。
当然,“公益”远不只是捐点钱,范畴也比传统意义的“做慈善”广得多。从字面上理解,公益就是对大家都好的事,是实现非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
从个人角度来说,国际上常用三类具体行为来衡量公益的意愿:是否捐过款,是否帮助过陌生人,是否当过志愿者。
从社会角度来说,不管是扶贫、救灾、助学、扶弱等传统的“好事”,还是全民健康、生态环保、教育科研等“大事”,都在公益的范畴。
2016年出台的《慈善法》规定的“慈善活动”,也同时包含了以上两个方面。
可以说,不管是通过捐赠,还是通过社会公共服务,公益的本质就是继市场和税收后对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是超越基本生存需求的高级社会功能。
公益,看不见摸不着,真有那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