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181|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寒武纪的“贝爷”只能吃“婴儿食品”?

[複製鏈接]

8765

主題

365

好友

5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前天 06:03
  • 簽到天數: 3884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62
    貢獻值
    147945
    金錢
    37450
    威望
    57849
    主題
    8765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文明人 附件高人 推廣 文章達人 附件達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熱心會員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愛因斯坦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5-24 10:35:27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64BY.jpg
    [图中所示是由Espen Horn还原的奇虾模型]

    作为寒武纪的“贝爷”——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奇虾一直是古生物学家眼中的“宠儿”。它名字来自于希腊语,意为“奇怪的虾”。名字很是贴切,因为奇虾生有一对带柄的巨眼、一对分节的快速捕捉猎物的巨型附肢,还有口中环形排列的利齿,这一切会让人错以为这厮来自另一个星球。也正是由于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怪模样,当年科学家发现它的化石时,还错把它看成了三种新物种——1892年,加拿大古生物学家惠特魏最早发现了一只无头、似虾的生物化石,后来由美国地质调查所主管瓦寇特命名为Sidneyia;1911年,瓦寇特命名了属于海参类的Laggania;最后他又命名了一种名为Peytoia的水母类的生物。(#和重: 虽然科学家偶尔也会犯错,但至少此次事件中的Laggania和Peytoia,这俩名字留了下来,其中Laggania即推甘虫。)直到多年以后,剑桥大学地球科学部的教授惠汀顿博士等人发现了奇虾全部身体各部分的化石,这才知道所谓“虾”(触手),所谓“水母”(口),所谓“海参”(躯体),原来都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组成部分。

    回溯历史,当时的科学家认为,解开谜题的关键就是奇虾的口器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正如前文所述,一开始,瓦寇特在给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层发掘的、距今五亿年前的化石登记档案时,他发觉了某种挤压变形的环状口器,于是推断自己找到了一种远古的水母新品种,并将其命名为Peytoia。

    可能是因为名人的光环效应,几十载以来,学术界一直接受瓦寇特对该新物种的判读。直到1979年,古生物学家惠汀顿和莫里斯在《科学美国人》发文,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寒武纪各生物的生命形态,其中就包括了原始水母。(#和重:虽然他们认识到那可能不是水母化石,但他们仍把奇虾的口器化石片段认为是别的物种——某种加壳亚门生物。)美国古生物学家、科普作家古尔德在他的《壮丽的生命》一书中,将Peytoia的口器化石,生动地描述为“一种形似菠萝切片和飞盘的综合物。”(#和重:也正是他认为奇虾的发现表示曾经有许多不同的动物门在寒武纪时代灭绝——虽然该论点仍饱受争议。)


    1985年,惠汀顿、莫里斯和另一位合作者——布瑞斯,研究了大量的寒武纪生物化石。他们重新排布了这些被挤压变形的碟形口器化石,后来又发现水母真正的嘴部化石,确认这种化石并不是水母,推翻了之前瓦寇特的设想。因为矿化作用的缘故,科学家认为古生物的嘴部与附肢比柔软身体更硬,更容易成为化石。由于缺少保存完整的化石,工作初始展开得并不容易,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化石标本被发现,他们开始逐渐拼凑、还原出一个异样的新生物——一对很大的带柄的复眼、帮助划水的似鱼鳍的“扇片”、用于猎食的巨大的头前附肢——一种生活在五亿多年前的海洋中最庞大、最凶猛的肉食性动物已跃然在科学家们眼前,而在此之前这都是无法预见到的。

    奇虾的口器有点像当今相机的快门(和重:此处有争议,有读者反映应该像光圈)。奇虾主要以坚硬外壳的生物为食,包括三叶虫。奇虾拥有强壮的嘴部结构,可以穿透贝类的外壳。古生物学家在一些三叶虫化石上都能找到圆形或W型的咬痕,后来确认是奇虾所造成的。它们先会利用自己灵活可弯曲的附肢逮住毫无防备的三叶虫,然后将其直接送进自己快门式的口器中碾碎。粪化石提供古生物学家更有力证据,证实奇虾确实会猎补三叶虫——他们在奇虾粪便化石中已经发现了如三叶虫等小型带壳动物的残体,这说明它是寒武纪海洋世界的统治者和食物最终的消费者。

    但最近有关奇虾特化为三叶虫猎手的观念,却时常受到质疑。两年以前,美国地质学会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来无数媒体跟踪采访[link]——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J.Hagadorn认为奇虾的口部非常柔软易弯,根本不具备猎食硬壳三叶虫的身体条件。他猜测奇虾多半只能捕食那些刚刚蜕皮的柔软的三叶虫,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奇虾还是主要吃软糊状的食物,例如泥里的蠕虫类、水中漂浮的软质微生物等。(据笔者所知,Hagadorn的研究成果还未付梓,在过去的几年内,也没有发现任何相关研究的报告刊登。)

    诚然,虽然奇虾锐利的口器令人害怕,但德国《自然科学》最新的发文,不得不让笔者先重新考虑奇虾掠食三叶虫的印象是否正确。正如文章中作者Allison Daley和Jan Bergstr?m解释的那样,奇虾的口器构造相较于研碎食物,更加适合于吮吸。

    A5SV.jpg
    [如图所示,(A)为Peytoia(B)为Hurdia——最近发现的具有独特大头甲的一种奇虾(C)为Anomalocaris canadensis,值得注意的是,最后的(C)的口器,明显区别于前两个——它呈三瓣形,而非四瓣。图片来自于Daly和Bergstr?m, 2012]

    就目前所知,在布尔吉斯页岩层发现的化石群系中大概有三种奇虾——Anomalocaris、Peytoia (通常也被称为Laggania。但在Daly和Bergstr?m的文章中,他们认为Laggani更应该被称为Peytoia。尽管它并非是瓦寇特当初所设想的水母,但这个在1911年特意为它创造的新词,放在当今,显得更为合适。),还有新近发现的体型巨大、口腔多齿的Hurdia Hurdia。一开始,人们认为这三种奇虾的口器结构应该会相仿,口部结构非常独特的,都是为32个重叠的牙板所构成,包括4个大牙板与32个小牙板[,形似菠萝切片,中央长有一圈坚硬尖锐的牙齿。比起圆形,其口部更像是矩形的,另外那一环牙齿并不能够互相接触到。

    但Daly和Bergstr?m复核从布尔吉斯页岩层挖掘来的奇虾口部化石之后,他们惊奇地发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口器——成品字形的三瓣结构,许许多多的重叠的细小牙板分布其间。“这一发现昭示了我们对这一知名的生物,仍存在着重大的误读,“Daly和Bergstr?m在报告中写道,奇虾垂唇的重新认知,使人们进一步降低了它作为三叶虫猎手的可能性。”奇虾属生物的垂唇的中央孔的形状不规则、而且过于狭小,这使得它们并不适合作猛力的咬合动作。“奇虾这种僵硬呆板、过于小巧的口器,看上去更加胜任于吸食小体型的猎物,很可能它们就是依靠筛选寒武纪的海床淤泥,来捕食藏匿其中的各种蠕虫等生物。

    然而,奇虾属的生物的口器并不是完全一样。Peytoia和Hurdia是经典的四瓣形,而后者拥有更多额外的利齿。显然,由于捕食不同的猎物,它们各自进化出更适合的口部——奇虾属生物进化出各种形态的用于抓取猎物的头前附肢,也旁证了这一观点。Daly和Bergstr?m 总结道:“与之前的特化观点恰恰相反,奇虾属生物是一种多生态习性的生存多面手(#和重:赶脚更像贝爷了~),从善于伏击的凶猛猎食者,再到在底泥中筛食的食腐清道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如今,我们才刚刚打开了解这些神秘的远古生物的大门,还有许多未完的工作。假若这些发现与推断被证明属实,那么寒武纪时期,在奇虾与三叶虫之间的”军备竞赛“的激烈程度,就远非人们初始时所设想的那样紧张激烈。

    5229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2024-4-17 22:16
  • 簽到天數: 247 天

    [LV.8]以壇為家I

    推廣值
    0
    貢獻值
    1
    金錢
    7461
    威望
    15989
    主題
    5229
    6#
    發表於 2019-9-15 11:01:42 |只看該作者
    这是什么东东好恐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4

    主題

    1

    好友

    5033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昨天 06:23
  • 簽到天數: 1877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726
    威望
    5033
    主題
    4
    板凳
    發表於 2012-5-24 23:25:20 |只看該作者
    没看明白到底是什么东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5-1-4 09:48 , Processed in 0.021615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