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4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真气”讲座是与非:朱清时报告缘何引风波

[複製鏈接]

365

主題

2

好友

2萬

積分

版主

天仙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3-2-4 06:32
  • 簽到天數: 21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526
    金錢
    1663
    威望
    20558
    主題
    365

    簽到勳章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簽到達人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文章勇士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文章達人 愛因斯坦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6-25 05:30: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6月10日,中科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了名为《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讲座,并展示了关于真气的实验效果,认为“真气”是“大量神经元的涌现现象”。

    一时间,朱清时所宣扬的是科学还是伪科学,院士专家在公共场合宣扬这类内容是否适宜等话题,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激烈的讨论。

    用现代科学解释传统文化?

    对于朱清时有关“真气”的报告,质疑声从未消失,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人认为朱清时的“惊人之语模糊了科学边界”,更有人指出朱清时对“真气”的阐释说明他“脱离了科学界,进入了玄学界”。

    当谈到许多人认为朱清时有关“真气”的报告是“伪科学”时,朱清时如此回应,“中医经络包括真气,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部分,知道它们的精华我们才能能有真正的文化自信。中国科学家应该做一些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事情。”他告诉记者,“错”或“不错”是学术问题,应该从学术层面讨论,他乐于看到认真的学术批评,而不是一谈真气和经络就不对。

    朱清时曾于2004年受邀到北京举办的《中医科学论坛》做过从科学角度解读中医经络的报告,也就是那次报告,引发了他对如何用现代科学解释传统文化的思考。

    此次朱清时有关“真气”的解读再度让他成为话题中心,然而在他自己看来,那是他通过自身实验对真气进行的解释。

    “真气可以产生强烈的生理感受”,这是朱清时在讲座中强调的内容。他向记者解释称:“感受其实是用自己身体做实验,一方面可能是心理感受,另一方面是生理的结果,这个正好是我们要求证的。”

    然而,何为真气?对真气的探讨是否该被划为科学研究范畴?对这些问题,许多科学家显然与朱清时观点相悖。

    记者还尝试联系了“真气”讲座的举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想询问讲座有关情况。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需要请示领导再回复”。此后,记者多次尝试联系对方未果,截至记者发稿,该校仍未作出回应。

    大科学家宣扬“伪科学”?

    事实上,朱清时的报告引起轩然大波,并非仅仅因为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发表的有关“真气”的报告。6月11日,朱清时在上海出席“木鱼论坛”时,作了题为《如何用科学语言讲佛法》的主旨研究。

    此前,他还曾发表诸如《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等文章,引发各界质疑。

    对朱清时的言论诟病最多的,是认为他作为院士宣扬“伪科学”,借院士身份对“伪科学”进行了美化包装。

    对此,朱清时独家向本报回应称,“我很吃惊,谁能够说中医经络和佛学是伪科学?这种话我是不赞成的。它们可能与有些人头脑中的‘科学’不一样,但不要说它们是‘伪’。”

    而对于有关“量子意识”的质疑,朱清时也回应称:“量子意识在国际学术界很多人在研究,这是一种有趣的假设、猜测。大家不该先入为主,否定量子意识的可能,而是要从科学的态度看看,怎么从理论和实验上把量子意识的可能性研究清楚。”

    对于朱清时的观点,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有不同意见,他表示:“科学是要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并用实验和观测结果进行严格的检验。”

    佛教一些说法与量子力学表面上的相似性,是否用严格的逻辑推理进行了分析?对于中医和气功的一些说法,有没有严格的实验检验?对这些问题,陈学雷都表示怀疑。

    不过,对于朱清时有关量子意识的说法,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吴国盛也强调,量子论的哲学基础本身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学术研究等同于科学研究?

    采访中,朱清时一直强调,自己的探索属于“学术问题”,并非很多人所说的“伪科学”。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双南却明确指出,“学术研究不一定是科学研究。”

    张双南解释称,科学研究要符合“三个要素”,分别是科学的目的、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目的就是发现各种规律,科学的精神包括质疑、独立、唯一精神,而科学的方法要实现逻辑化、定量化和实证化,“很多学术研究不符合第三个要素的后两条,因为没有定量化和实证化”。

    “有些‘伪科学’不但讲逻辑,有时候也比较定量,甚至也会写出来很多方程,但是所有的伪科学都不能通过严格的实证化的检验,所谓的实验其实都是魔术、表演、甚至骗局,根本经不起其他人的独立检验。”张双南说,科学是刨根问底,但伪科学本质上却是骗局。

    谈及朱清时的观点及在科学界引起的争论,吴国盛也指出,这样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谈,不必大惊小怪,并强调,“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宽容各种看法”。

    对此,陈学雷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不同意朱清时院士的观点,但“学术自由”是没错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1 21:58 , Processed in 0.02055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