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属于他们的芳华。我在看芳华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一场戏呢异常的突兀,那就是在1979年那场不可描述的战争的时候。冯小刚用了一个七分钟的长镜头。表现出刘峰和护送团队的战友在途中遭遇敌人袭击的那个片段。拍摄手法很多元,跟拍,升降视角,后期合成等等手段的流畅结合让这场战争戏在写实的角度上撕裂人心。韩一一导演影评系列《芳华》
但是在这七分钟之外,整部电影都是冯小刚在表达“芳华逝去”时的浪漫和轻浮。
每一代人都有他们心中的《芳华》,像极了我们这代人的《16岁的花季》,《致青春》以及90后的《小时代》系列。
电影的前半段是整部片子最唯美的地方,像花一样年龄与兵们鲜活的像是刚从地里采摘出来的水果,跟随着镜头柔和的移动,镜头前的女兵们小心翼翼的跟随着舞动节拍,每一次挥手,每一次停顿,每一次踢腿,每一个笑容,我想这大概,只有把这一幅幅的画面,烙印在记忆中的人,才能拍得出吧。
歌德曾经说过,哪一个少女不曾怀春?又有哪一个青年心中没有一个文艺梦呢?
冯小刚导演想要在芳华中表现的东西那是属于他和王朔,姜文,严歌苓那一代人,在他们的青春时期的春梦,从人性的潜意识理论来说,《芳华》这部电影可以看做是冯小刚导演个人意淫的春梦的外化表现,只是这赤裸裸的荷尔蒙里,又有着不可复制五味杂陈的年代特点,文革。一部成功的史诗性文学作品·电影作品,应该反映的是一个宏观的时代背景下人性的挣扎,用上帝的视角去呈现人性,最自然,最真情的呈现,而不是人为的去设计,脸谱化的真善美,假恶丑。
韩一一导演影评系列《芳华》
韩一一导演影评系列《芳华》
而芳华这部电影,恰恰正是在严歌苓和冯小刚的设计下,给每一个人物都赋予了它的使命和边界,活雷锋刘峰,是个彻头彻尾的好人,但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好人往往是悲惨的,而何小平出生就是一个苦孩子,也注定了他是个悲剧人物,而其他的一个高干子女,他们天生的优越感,可以让他们去践踏别人的感情,践踏别人的尊严。
因此,这部电影只能称为残片史诗,他有着足够的历史跨度,也有着足够的时代特点,但是他们没有做到《芙蓉镇》《活着》《霸王别姬》这类电影一样,对时代和历史的深刻的思考,批判。片中所有的矛盾都被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没有表现出原著中间,那强烈的力量。
可惜呀,遗憾啊。
第一次,我在冯小刚的电影里看到了满满的遗憾。
韩一一导演影评系列《芳华》
最后,我只能说,在《我不是潘金莲》的畅快淋漓之后,《芳华》又一次的退缩了,但是这部残片史诗,也成就了《芳华》浪漫之美。虽然美的有点虚幻,有点意淫。但是终究还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