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95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端午粽口味:那些你不曾知道的美味

[複製鏈接]

676

主題

53

好友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5-3 17:27
  • 簽到天數: 3490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2157
    金錢
    79939
    威望
    23140
    主題
    676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實習版主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文章勇士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教授 文章達人 愛因斯坦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6-18 21:34: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很多人都以为粽子只有一个味道,那股味道是家里特有的味道,谁知,离家之后,与天南海北的朋友相交,每逢端午,谈说间,尽知这小小的粽子,有甜有咸,还有辣,真的是一粽一世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珠海唐家萝兜粽
      萝兜粽在广东省小有名气,每年端午很多人都被它独特的香味深深吸引而找上门。“萝兜粽特香,在于它的粽皮不是普通竹叶,而是广东特有的一种植物萝兜。加上萝兜粽结实、料多、量足,真材实料好吃。”
    U7116P704DT20120618150011.jpg
                                                                                        不用粽叶包的粽子
           唐家萝兜粽是唐家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只有唐家人才会包,远近闻名了,周边地方人每年都早早跑来定买。最麻烦是整理萝兜了,它身上长满了刺,首先要用刀把刺刨干净,直到叶面光滑,再把它放在锅里煮,然后再用凉开水将它洗干净,最后晾干,完成这一系列工序之后才能拿去包粽子。
      十多年前,萝兜叶是长在山上的,每逢端午,唐家人用上一天时间采摘,而现在唐家人将它移到镇里种,采摘方便多了。
    U7116P704DT20120618150115.jpg
                                                                                    唐家人包得一手好萝兜粽
           屋里充满了萝兜叶发出的香气。粽子煮熟后,这种香味会渗透到粽子里,而这种独特的香味正是萝兜粽的最大特色。
      唐家人常包的萝兜粽,有咸肉红豆粽、花生粽、碱水粽、绿豆粽等。咸肉红豆粽里放有蛋黄、五花肉、红豆、糯米。五花肉要用盐、五香粉等腌两天左右,而咸鸭蛋则要腌一个月,并且只能要蛋黄。梁姨说,若是没把蛋清剔干净,弄到粽子里,粽子就煮不熟了。放在糯米里的盐也很有讲究,一般一斤米放3两盐,这样才刚刚好,不咸不淡。
      包萝兜粽的程序较复杂,先要把萝兜叶卷成一个下口封闭的圆柱形,然后一层米、一层肉、一层米、一层蛋黄间隔着放,并用筷子捣实,这样的粽子才紧而结实。
      煮粽也很讲究。萝兜粽包好了,要多加柴猛火烧并不断加水,煮足8个小时,并在锅里泡近一晚上,这样粽米才熟得透、有弹性韧性。
          泉州烧肉粽
      有一首歌,名叫《烧肉粽》,不知道多少人听过。烧肉粽是闽南一带最常见的粽子,平时就能吃到,泉州地区的烧肉粽尤其考究。
      泉州烧肉粽是泉州的传统风味小吃,其选料讲究,配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以独有的风味,享誉海内外。

    U7116P704DT20120618150325.jpg
                                                                                                   烧肉粽
           端午节时泉州家家户户备有肉粽,供奉神明先祖。端午节吃肉粽、赛龙舟是泉州传统的风俗。
      精选上等的糯米,经过泡洗、加热翻炒三分熟后,加上分量十足的材料,用棕叶包裹再放到水里用大火煮上一个小时。
      肉粽以香菇、虾米、芋头粒、栗子、猪肉(或鸡肉)、糯米 等为原料。制作时先把糯米浸后晾干,拌上卤汤、葱头油,放在锅里炒得又干又松,再与红烧猪肉、生栗子搅拌均匀,用竹叶包好煮烂。肉粽要趁热食用,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红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
      四川辣粽
    U7116P704DT20120618150410.jpg
                                                                                                四川辣粽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当然独特,故成为四川千古流传的名点小吃之一。其制法是先把糯米、红豆浸泡5至6小时,将水倒出,放入椒粉、川盐、味精和少许腊肉,用粽子叶包成约60克一个的四角粽。煮熟后食之,香辣适口,风味独特。
           肇庆裹蒸粽
      肇庆人制裹蒸非常讲究,一要选用具有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作裹蒸的外皮;二要选用上好糯米和当年绿豆;三是做馅的猪肉以肥瘦相间的为上乘;四要加五香粉、曲酒作调料,以使馅味醇香、肥而不腻。将浸泡过的糯米和绿豆沙、猪肉馅等用模具包出有棱角的裹蒸来;之后把裹蒸放到桶里用明火煲煮十个小时以上,直至糯米、绿豆、猪肉完全融合为止,吃起来香糯醇厚,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U7116P704DT20120618150624.jpg
                                                                                                 裹蒸粽
           据说肇庆人制裹蒸始于秦代,当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这就是最早的裹蒸粽了。
      浙江嘉兴粽子
      嘉兴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而著称。尤以鲜肉粽最为出名,被誉为“粽子之王”。嘉兴粽子因其滋味鲜美,携带、食用方便而备受人喜爱,有“东方快餐”之称。
    U7116P704DT20120618150653.jpg
                                                                                               嘉兴粽子
         作为一种民俗食品,粽子在嘉兴一带流播的历史,至迟可以追溯到明代。嘉兴在每年初夏都会举办中国嘉兴粽子节,全国各地粽子厂家云集,在嘉兴开展粽子文化系列活动,有粽子擂台赛、包粽子表演、百粽宴、参观粽子博物馆和龙舟赛等民俗活动。
          海南那大粽
      在海南,给粽子排资论辈,当属定安粽子、那大粽子和澄迈粽子最为出名。其中,那大粽子以馅多料好、精工细作为特色,经过那大传统民间手艺制作而成的粽子、以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而闻名岛内外,品尝过那大粽子的人无不称赞。
    U7116P704DT20120618150756.jpg
                                                                                                   那大粽
          那大粽子的配料比较讲究,首先要选用淘洗浸两到三个小时后捞起滤干的纯净糯米,加入少许精盐搅拌;内馅则选用猪脚、排骨、猪腿肉或者八分瘦两份肥的五花肉,切成大小合适的方块状,加入蒜蓉、五香粉、料酒、味精、生抽等调料充分混合腌制,此外根据各家口味还有添加蛋黄、黑豆、红豆、咸鱼肉、虾米等作为馅料。
    U7116P704DT20120618150840.jpg
                                                                                           好吃的那大粽
           那大人喜欢用柴火煮粽子,每逢端午,家家户户总是抬出一口装满粽子的大铁锅,架在门外用柴火烧煮。屋里屋外,街头巷尾,都是烟雾缭绕,粽香浓郁。“一口口大锅摆满一条条街,香得小孩流口水,那个场面很壮观的。煮熟一锅粽子一般要六至八小时,一定要煮到猪骨头酥烂,肥肉化成油,和粽叶的香味一起渗透到米里,这样才算大功告成。
           高州枧水粽
      枧水粽要用当地的枧沙制作。做粽时按分量开好枧水泡浸糯米,用芒叶或甘蔗叶包裹做成枧水粽子,长约15厘米,直径三四厘米,煮熟后很快停火。
    U7116P704DT20120618150951.jpg
                                                                                                枧水粽
      肉色金黄透明,脆口不腻,吃时蘸以白糖或蜜糖,别有风味;有些枧水粽在糯米内还加有莲蓉或豆沙,煮熟后心红肉黄,脆滑油光,即使在食用时不加白糖或蜜糖,一样甘脆可口,去湿健脾。
      加入枧水的粽子,存放时间相对长久。
      潮汕双拼粽子
    U7116P704DT20120618151020.jpg
                                                                                               双拼粽子
           潮汕的粽子别具特色,其中一种叫“双烹”的粽子,是潮汕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名小食,潮汕“双烹”粽子其主要特色在馅料,一个粽子的馅,一半是咸,一半是甜。一口咬下去,即甜滋滋,又香喷喷,深受汕头人和海外潮人的喜爱。
           台湾北港碱粽冰
      想在端午节吃粽子,但又担心热量高?天气闷热,暑气难消?那就快来一碗,北港特色点心碱粽冰。传至第二代的老板,手脚利落,将放在冰块上的碱粽,分成几小块,放入碗中加上碎冰、绿豆、大豆、薏仁、粉条、蜂蜜糖水等,香Q弹牙、冰凉消暑。
    U7116P704DT20120618151057.jpg
                                                                                                  碱粽冰
           第二代老板林文良说:要包出好吃的碱粽,纯糯米、碱等比例都要恰当,还得煮上8小时才能入味。拿到摊子时,就要先将碱粽取出冰镇,让口感变Q。配料最夯的是粉条,纯手工制作,随客人喜好添加。
      当老板拿出碱粽时,色泽晶莹诱人,空气已飘散着碱粽的香气,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口感香且不黏牙,甜而不腻,最震撼的是,一口咬下,糯米的香气不但充满在口中,最后往上串,在鼻子间慢慢晕开,实在太好吃了。

    U7116P704DT20120618151132.jpg
                                                                                                   碱粽
          这个口耳相传的美味,流传40几年,是云林五年级在地人的儿时回忆,只卖3月到11月,而且数量有限,卖完就收摊了,下雨天也不卖。老板说:妈祖圣诞千秋时,每次都大排长龙,供不应求。现在炎炎夏日,正是好时机,冰凉消暑北港碱粽冰。  





    三千佳丽尽失色,后宫粉黛无颜色!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2 17:04 , Processed in 1.95618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