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25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新科学发现再次支持新冠病毒自然起源

[複製鏈接]

4740

主題

0

好友

2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昨天 10:09
  • 簽到天數: 3247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323
    金錢
    56408
    威望
    20345
    主題
    4740

    文明人 回文勇士 中學生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伴壇終老 文章勇士 附件高人 文章達人 附件達人 愛因斯坦

    樓主
    發表於 2021-10-1 08:49:00

    “新冠病毒源于自然界”一说,再次迎来新的科学证据。


    9月1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钱文峰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所在的研究团队近日发现,新冠病毒在疫情暴发前积累的基因组突变特征,与野生蝙蝠尤其是菊头蝠的细胞环境高度相符,这为新冠病毒的自然起源提供了公开透明和实证性的数据支持。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创新》。


    新冠病毒是否起源于自然界,是国际上的一个争议热点。目前,科学家尚未从野生动物中成功分离得到与新冠病毒足够相似的病毒,因此,实验室起源的可能性被反复提及。钱文峰团队这一最新研究,通过对新冠病毒基因组突变特征的分析,在缺少野生动物近源病毒的情况下,推断其进化历史,为该病毒源于自然界这一推断提供重要证据。




    研究团队推断新冠病毒进化历史截图


    目前,与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最为相似的冠状病毒,是从菊头蝠中分离得到的RaTG13——基因序列相似度为96%,其与新冠病毒的进化分歧大约发生在50年前。进化分析显示,直到疫情暴发前,新冠病毒已积累了500多个突变。


    “正因为不知道这500多个突变是如何产生的,该病毒起源于实验室的可能性才会在近几个月被《科学》和《自然》等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反复提及,并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争议。”钱文峰说。


    新冠病毒是自然进化还是人为改造的?这500多个突变中是否留下了其起源的蛛丝马迹?这是钱文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他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一个人生活的地区,会给他贴上这个地区的语言标签——方言。一般情况下,人们可以根据这个人的口音和用词习惯,来推断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么我们能不能尝试回答,是否病毒所经历的宿主细胞环境,也会在病毒的基因组上留下痕迹?”钱文峰说。


    研究团队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新冠病毒溯源策略——通过鉴定新冠病毒500多个突变的频谱特征,来推测新冠病毒的历史宿主。


    据钱文峰介绍,研究人员首先确认了这一策略运用所需要满足的三个前提假设:一是细胞环境在不同宿主之间存在差异,会在其携带的病毒基因组上产生宿主特异性的突变;二是病毒基因组的新生突变主要是由宿主细胞环境造成的;三是病毒在进化中积累的突变特征主要是由新生突变决定的。


    作为一种RNA病毒,新冠病毒的基因组由4种碱基A、U、C、G构成,每种碱基可以突变成其它3种碱基,共有12种突变类型。研究团队发现,绿猴肾细胞系中培养的病毒,会在细胞环境中脱氨酶和活性氧的影响下,产生较多的C>U和G>U突变。研究团队将这12种突变类型的相对比例称为突变特征,用来反映病毒所处的细胞环境。


    研究团队构建了非典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新冠病毒以及与其相关的16种冠状病毒的进化树,这些病毒分别分离于人、蝙蝠、骆驼、果子狸、穿山甲和刺猬等不同物种。


    “通过鉴定这些病毒进化历史上不同时期积累的突变,我们发现,来源于不同宿主的病毒带有不同的突变特征。宿主物种的差异越小,病毒的突变特征越相似。”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郇庆说。


    她告诉记者,在蝙蝠细胞与人类细胞中进化的冠状病毒可以明显区分,说明病毒在蝙蝠细胞和人类细胞进化后确实讲着不同的“方言”。这一结果支持了根据病毒突变特征推测其进化历史这一策略的可行性。


    紧接着,研究团队对新冠病毒在疫情暴发前所产生的突变特征开展了分析,并将其特征与已知宿主的病毒突变特征进行比较。他们发现,新冠病毒在疫情暴发前积累的突变特征与野生蝙蝠尤其是菊头蝠的细胞环境高度相符。


    “也就是说新冠病毒的起源与自然过程相符,这为新冠病毒的自然起源提供了新的科学支持。”郇庆说。


    她还表示,展望未来,病毒的溯源不但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规避潜在疫情的行为指南,也可以减少病毒起源相关的流言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帮助国际社会消除由病毒起源相关争论造成的隔阂。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6 13:48 , Processed in 0.01802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