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8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双减”之后配套设施也得跟上 多给孩子们建几块篮球场

[複製鏈接]

4740

主題

0

好友

2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昨天 09:59
  • 簽到天數: 3250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323
    金錢
    56447
    威望
    20348
    主題
    4740

    文明人 回文勇士 中學生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伴壇終老 文章勇士 附件高人 文章達人 附件達人 愛因斯坦

    樓主
    發表於 2021-9-27 21:10:56
    社区篮球场,一到休息日就满是人。场上,大人们在分拨打着比赛。场下,孩子们在拍球等着上场的机会。

    “双减”之后,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变多了,有爱好运动的,抱着球奔向篮球场。可真到了场边孩子们发现,篮球场上成年人占据了“统治”地位。孩子们上场打球的机会,还得与大人们争夺。

    现场

    大人是社区篮球场主力

    沿海赛洛城小区,地处百子湾路和广渠路之间,居住密度比较大。在小区中央有一块免费篮球场,是居民们钟爱的健身场所。

    记者周末多次到该球场走访,发现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球场都是满满当当。球场上,挂着社区篮球赛的横幅,表明这里经常组织整场比赛。而在平时,总有好几拨篮球爱好者,打接拨比赛。

    一次走访时,记者看见几个初中生模样的孩子,坐在场边等待。球场上,都是大人们在你争我夺。几个孩子抱着手里的球,看着场上的大人,等待着上场的机会。可大人们一拨接一拨,孩子们没有上场机会,只能站起来拍拍球。等待的时候无聊,孩子们掏出了手机,开始玩游戏。

    时间一长,几个孩子商量了几句,从篮球场撤了出去。记者追上去,只听其中一个孩子说:“我一会儿去你家啊。”也不知道约了什么室内游戏,就跑散了。

    等这几个孩子走了,又有两个家长带着孩子到篮球场外来观望。“小区只有这一个篮球场,所以很难排得上,一到休息日就这样。”张先生也穿着运动装,原本是想带着孩子一起来玩玩球,可是球场上人太多,“这马上要到吃饭的点儿了,估计也就拍拍球,就回家了。”俩孩子一边拍着球,一边聊着天,不一会儿,跟着家长离开了篮球场。

    另一次走访时,还是大人们占据着球场。有一个高中生模样的孩子,身高超过了1米8,而且技术很好,他参与到比赛中,和大人们进行较量。而场地边,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孩子,只能抱着球观望和加油。等比赛双方集中到一侧篮筐进行攻防,他就到另一侧空着的篮筐,投两个球过过瘾。

    默契

    成年人与孩子“各占一边”

    香炉营头条的椿树健身广场,同样是附近几个小区共享的热门篮球场。记者两次到访,发现即便是地面湿滑的雨后,篮球场也挤满了人。

    “来来来,快点,开始了。”趁着一侧篮筐大人不多,占据人数绝对优势的孩子们,迅速聚在一起,用转球的方式,分好了拨,准备比赛。这些孩子最小的小学六年级,最大的高中三年级,一共有十个人。十个人,分两拨人太多,分三拨人又不够,于是,孩子们叫来了场地里两个大人,正好凑三拨。当记者走到场地边时,有孩子很警惕地说:“对不起,不接拨了啊,人够了。”

    “我们不介意和大人们一起打球,他们倒是怕碰伤了我们。”坐在场边休息的小方是初三学生,个头已经有1米7左右。他说,附近有两块篮球场,椿树健身广场这一块设施较好,大家都愿意来。一般情况下,看见孩子们已经占据了一侧篮筐,大人们就集中到另一侧打球。大人和孩子形成了某种默契。

    “不用去培训班,课余时间比以前多,最近几次休息日,我们都一起来打球。”和小方一起来的,有同班同学,也有邻居。个头还很小的六年级孩子,只有跟着大孩子,才有机会抢到篮球场的一席之地。小方说:“球场还是太少,很难抢。如果这边抢不到,就只能去天坛或者东单,可那边人更多。”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观音堂文化广场和迪卡侬亦庄店的篮球场。这两处球场,都是孩子占据一侧篮筐,大人占据另一侧,相安无事。在东单体育中心篮球场,休息日人满为患,每个篮筐下,都聚集了很多等待接拨的篮球爱好者。但据记者观察,大人跟大人接拨,孩子跟孩子接拨。只是,看起来孩子非常多,需要等待接拨的时间更长,有些只能自己运球玩。

    特色

    球场“分筐”满足不同需求

    中秋节假期最后一天,下午四点半,丰台花园公园内的篮球场呈现一派热闹的景象。这里是免费开放的篮球场,尤其受孩子的欢迎。

    从篮球场的小门进入,靠东侧是一片长28米宽15米的完整场地。两拨大人分别聚在两个篮球架下打着半场比赛。篮球场的西侧,还有一个半场和一个小场,半场同样是一群大人在打比赛,而小场则成了孩子们的天地。小场、半场和全场之间各自有围栏阻隔,互不干扰。

    小场的面积虽小,却足足竖立着四个篮球架,其中两个还是专门为孩子设立的小球架。正常的篮球架,篮筐高度距地面大约3.05米,年龄较小的孩子力量不足,很难把球投进篮筐。而小篮球架的篮筐距地面仅有2米左右,小孩子投起篮来要轻松一些。

    记者看到,这两个小篮球架下边,总共有十多个孩子正在打球,有的孩子年龄还小,家长会带着他一起投篮。还有的孩子稍大一些,不愿意和家长玩,就互相凑成两队打着比赛。

    “我觉得这种给小孩玩的球场挺好的。”家长蔡先生带着孩子来打球,当天虽然有些热,但孩子玩得十分起劲,在球场上跑来跑去不知疲倦。

    这种大人孩子互不干扰的“分区域”球场是怎么建起来的?记者随后咨询了丰台花园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这片球场是一年半前才建成的。之前这片区域有一些违章建筑,拆除之后原本打算恢复为绿地,但丰台园林局考虑到附近居民的锻炼需求,这才修成了篮球场。

    “建篮球场要考虑到噪音问题,好在球场这个位置旁边就是丰台北路,最近的小区也有一段距离,所以不会受影响。”而篮球场之所以会分区,其中一个原因是这里的空间不够建两个整场,更重要的原因是,考虑到正规篮球场经常会被成年人占领,为了让孩子们也能享受打球乐趣,公园才特意辟出了一块小场,还安装了小篮球架。

    需求

    孩子们想有自己的球场

    在小场打球的孩子中,有一名身穿专业球衣的孩子小闫,技术水平明显比其他孩子高出一截。眼看和同龄人打着没劲,隔壁打半场的大人似乎又刚“散伙”,他便赶忙拿着球去半场投起了篮。

    根据篮球场不成文的规矩,当场上暂时人数不够,没有队伍打比赛时,任何人都可以一起投篮。如果来投篮的人渐渐增多,逐渐能凑齐两队或三队时,就要开始分队比赛了。

    “人差不多了,分拨吧。”一个大人招呼了一声,场上的人都围了过来,小闫也不例外。“二四六八九,多一个。”一听到多一个人,大家把目光聚集在了唯一的孩子小闫身上,“孩子,你去旁边小场打好不好?叔叔们怕撞着你。”听到这话,小闫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拿着自己的球悻悻然离开了。

    “我已经上初一了,不算小了。”走到一边的小闫,显得有些委屈。像他这样的年纪,和更小的、不太会打的孩子玩不到一块去,而大人又不愿意带他玩。因为小场的孩子太多,小闫想自己练练运球和投篮,也会被其他孩子扔来扔去的球所打断。他有些沮丧地表示,附近能让他这样的孩子痛快打球的地方太少了。

    家长付先生认为,篮球小场虽然设计得很不错,但因为面积有限,对于孩子来说还是不太够玩。今天他原本打算带孩子去石景山八角附近的一个儿童球场,但那里实在是人满为患,这才来到了丰台花园公园,“这边孩子其实也挺多,但没别的地方可去了。”记者看到,付先生带孩子投篮时,还总得提防着旁边飞过来的球,生怕砸着孩子的脑袋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9 06:12 , Processed in 0.02291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