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20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战曝出各种顽疾 美国夺金之路并非一路坦途

[複製鏈接]

1403

主題

3

好友

4594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2-21 10:55
  • 簽到天數: 1495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23
    金錢
    94
    威望
    4594
    主題
    1403

    中學生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文明人 高中生 簽到勳章 男生勳章 簽到達人 大學生 文章達人

    樓主
    發表於 2016-8-13 10:02:02
     如果你足够留意今天的舆论,你会很容易得到这样一个讯息——美国队出大事了。

      美国输了么? 那倒还没有。

      那大事是什么?是他们看起来快像要输了。

      早上到单位,打开电脑准备看比赛。

      按昨天的预想,美国队大概能赢澳洲20-30分吧。

      等看到具体的比赛画面,仔细甄别了一下两张类似的国旗图案才知道,美国半场居然还落后5分!

      这场面这些年哪见过,往前翻历史,最近一次也已经是12年前的事了。

      众星云集的梦之队居然被澳大利亚逼的这般狼狈,很难不让人期待这艘帝国航母的坍塌。


      但最后美国还是赢了,方式依旧简单粗暴,就是个人能力解决一切。

      要说这支球队,也的确不算完备。

      首先从构建上说,球员的属性多为“急先锋”,鲜有“将帅”。在骑士当终结者使的欧文到了国家队都要当指挥官了,一时间有些混乱也是难免。

      要有个保罗,詹姆斯这样的球员,会更稳妥一些,奈何人不来。

      其次在磨合上也不算充分,热身赛对手全部偏弱,只有一支阿根廷算是老牌劲旅,但人家也没跟美队玩命,和稀泥般也就过去了。到了奥运会上,第一场打中国,第二场委内瑞拉,都不强,严格意义上讲,澳大利亚是这支美国队从建立到磨合到上战场以来,碰到的第一支强队。

      有点狼狈,也正常。而且从两队的攻防策略看,澳大利亚的确有些压制准备不足的美国。

      为什么?

      美国队的防守特点就是掐持球人,上线防守极其凶悍,扎实且迅速的脚步移动配合压迫性十足的身体对抗,给予持球选手非常大的紧逼感,造成对手上线失误直接形成快攻反击的机会。

      第一场打中国,美国队施压的时候小伙子们失误不断,美国反击一起,分差立刻拉开。第二场打委内瑞拉,第一节美国队便秘一样的进攻跟对手打了个平手,都等着看美国笑话的时候,第二节上来就加压,单节一波30比8,防的委内瑞拉各个24秒。

      但澳大利亚不一样,他的主攻手是米尔斯,不拿球的主,控球手是德拉维多瓦,不太懂进攻的家伙,内线核心是博古特,传球在行空切一流,持球背打什么的,基本看天。

      美国碰了澳大利亚, 倒是想掐,但没人给你掐啊。

      一个镜头。


      德拉维多瓦在左侧45度拿球,观察小乔丹的站位,明晃晃的告诉你,“我就是要针对持球人啊,我跟你说,你别进来啊!”但问题是,人家是德拉维多瓦啊,他这么冲进来拿不了分啊,你站不站那,他都不会进来的啊!

      澳大利亚当然也不客气,心想:“既然你这么站,那我做个无球移动带空底线让博古特下去就行了啊。”



      接着就是一个轻松的空接扣篮。

      这一幕在这届奥运会有澳大利亚的比赛里太常见了,几乎就一招走后门,澳洲让每个对手都得捂着菊部出门。单就这场比赛,澳大利亚在内线的得分就比美国队高出了22分。


      不过也确实有别的因素所在,比如这个回合中的,底角抱着安东尼不让补防的哥们儿,加上上线没有换防的欧文,让博古特直接上了个空篮。


      而且澳洲男篮善用错位,借掩护之后的错位单打每个都执行的非常果断。

      不仅在防守上美国有这样沟通不顺,那样策略有误的问题,进攻端他们的问题也不小。

      上文提到了,这支球队在建队构架上,其实是有问题的。不是内线不灵(其实我觉得来几个小乔丹这个类型就够,考辛斯都多余),而是外线没有出色到一定水准的控球手。相对而言,最靠谱稳当的已经是洛瑞了。这与曾经的梦之队相比,在掌控节奏方面的差距就一览无余了。


      除了不停的让各位球星轮流不讲理单干之外。

      在格林的使用上,总让人觉得他被用来充当勒布朗-詹姆斯的角色。

      勒布朗-詹姆斯在老K教练手下的美国队中,基本属于工兵类型,就是什么都干,空切突破抢篮板,策应传球下快攻。哪里需要就补哪里。

      而格林扮演的就是这么一个角色。


      高位和安东尼做挡拆之后的回传助攻。


      以及坦克式的高位强突单手抛投2+1,满满的都是詹姆斯的模样。

      但即便格林能够将很多东西做到非常出色,例如防守,但他依旧无法达到詹姆斯的那个水准。

      虽然他们在NBA赛场上都拥有着非常出色的助攻数据,但从本质上讲,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传球手。詹姆斯能在不同的环境下掌控球队的节奏,同时牵制力非常恐怖,传说中的“强行助攻”也是一等一的好手;而格林虽然助攻数出众,但在进攻当中,他属于传输炮弹的类型,队友跑出位置,他能看到,能传到,但在移动当中的传球能力和视野水平相对都要弱不少。这也是为什么格林在美国队当中,他是一个出色的传球手,但却让人觉得这支球队依旧没有人能掌控球权。

      即便打到最后一刻,美国队依旧没有拿出多少压箱底的办法,倒是沿用了骑士在总决赛的那一套,让欧文耍了个痛快。

      哪一套?就是一个无解前锋+一个发了疯的后卫的战术。

      先是安东尼不讲理地连续命中三分,帮助美国队建立了一些优势。


      接着欧文跟内线球员打挡拆,澳洲大个不出来,就立刻急停跳投,扑出来就用速度和脚步突到内线完成得分。



      然后在要决定胜负的时候,用一个不讲理的三分做一个收尾。

      有没有一种在回顾NBA总决赛的滋味?没错,说到底美国队最后还是凭借着个人能力解决了比赛。要说战术,说章法真没多少。

      但要说现在就判美国队一个“死刑”后者说“死缓”,恐怕也为时过早。

      归根结底,这项运动是建立在运动天赋之上的。这支球队还需要磨合。虽现在他还不见得有多恐怖,但过完小组赛,我想一切都会变的不一样的。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9 03:32 , Processed in 0.01775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