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60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四季饮食食补药膳大全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0

好友

4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2019-5-4 11:10
  • 簽到天數: 264 天

    [LV.8]以壇為家I

     成長值: 9495

    推廣值
    406
    貢獻值
    28206
    金錢
    14294
    威望
    40957
    主題
    10299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文明人 附件高人 推廣 附件達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熱心會員 實習版主 簽到勳章 男生勳章 簽到達人 愛因斯坦 文章達人 版主 超級版主

    樓主
    發表於 2012-4-16 14:12:30
    我国古代膳食,就是四季五补的理论。中医讲究“阴阳”、“五行”,十分重视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关系。按季节分为春、夏、秋、冬,但由于季节较长的是夏天,故在夏天至秋天之间,划出了长夏这一时节,从而就有了四季五补之说。
    具体说,木、火、土、金、水就是春、夏、长夏、秋、冬的季节,这样形成了四季五补与五行和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关系。古人用这一理论指导人们膳食的原则。我国元代,忽思慧撰写《饮膳正要》一书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温饮食及热衣服。夏气热,宜食菽(绿豆)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禁温饮食,饱食,湿地濡衣服。秋气燥,宜食麻(芝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寒衣服。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禁热饮食,温炙衣服。” 忽思慧对于春、夏、秋、冬四季所宜食用的食物讲得十分清楚,为四季五补理论奠定了基础。
    夏日炎热,人体喜凉,五脏属心,称为清补,宜食用绿豆粥、解暑益气汤、银花露等。长夏。气候潮湿,天气由热转凉,五脏属脾,称为淡补,宜食用虫草鸭子、苡仁肘子、茯苓包子、三蛇酒等。秋天气候凉爽,五脏属肺,称为平补、宜食用参麦团鱼,二仁全鸭等。冬天,气候寒冷,阳气深藏,五脏属肾,寒邪易伤肾阳,此时中老年人最宜滋补,宜食用双鞭壮阳汤、龙马童子鸡、附片羊肉汤、乾坤狗肉等。另外,还有四季皆宜的饮膳,如豆蔻馒头、茯苓包子、人参汤元、银耳羹、十全大补汤、健脾抄手、银耳鸽蛋、粳米粥等。
    只要我们遵照四季五补的理论,来指导人们食用饮膳,就会起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一、四季施膳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中,已经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的变化,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因此,人们既要掌握自然变化规律,又要主动地适应自然变化的特点。《素问•移精变气论》指出:“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因此,人们在饮膳方面,也必须适应这一变化规律。
    唐代医家孙思邈非常重视食疗、食养,他说:“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陈纪元::“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年。
    春天,万物生长向上,五脏属肝,正需补肝,称为升补,宜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这就充分说明饮食有节,可增寿延年;饮食不节,则招灾致祸。汉代张仲景明示:“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也就是说,由于四季气候的不同,因此对选择食物冷热苦酸辛甘也各异。
    陈直根据“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的认识,以及五味分别主于五脏的理论,指出了“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当夏之时,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当秋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当冬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咸而增苦,以养心气。”陈氏认为,根据四时季节,进补其味,即不使当旺之气过于亢盛,又不使所克之气有所伤伐。
    刘完素还提出了以臊焦香腥腐五气助其所克之气。他说:“是以圣人春木旺以膏香助脾;夏火旺以膏腥助肺;金用事,膳膏臊以助肝,水用事,膳膏颤以助心;所谓因其不胜而助之也。”刘氏的这一理论,对四季施膳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五宜与五味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人们所食用的食物,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五味归五脏之说。《黄帝内经》说:“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这是古人对食物的性味所归纳出的五脏。因此,人们在不同的季节,要选用不同的食物,制作饮膳。另外,对不同疾病患者,所食用的饮膳也有不同。如“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狗肉、李子、韭菜等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栗皆咸。”由此可见,药膳的组合,五味与五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饮食五味如有太过或不及,必然会造成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而产生疾病。因此,利用五味之偏,以调整脏腑之间的偏性,如用辛味药物食物配制成的药膳,可以散肺气之郁;甘味药物、食物制成的药膳,可以补脾胃之虚。因此,五味调和的药膳,五脏才可得以补养。《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蓄为宜,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里说的五谷,是指麻、麦、秫米、稻、豆等粮食;五菜是指韭、薤、葵、葱、藿等蔬菜;五蓄是指狗肉、羊肉、牛肉、鸡肉、猪肉等肉类。因此,人们四季所使用的主食、副食,都是利用以上谷物、肉类、蔬菜、水果配制而成。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慎如法,长有天命。”饮食的重要作用,在于“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人们四季进食饮膳时,要注意饮食有节,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否则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若饮食失节,严重者还会出现丧生的事故。《素问•痹论》说:“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因此,在用饮膳时,一定要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气候变化情况、食物的性味等,加以选择食用,才能收到较好的功效。
    三、四季对食物的选择春夏秋冬是自然界出现的现象。就其气候而论,春天温和,夏天炎热,秋天干燥、冬天寒冷。人们所需的营养,就必须适应自然界的这一规律,去选择食物和药物,如果选择食用的食物和药物不当,人体阴阳就不平衡,就会生病。例如,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喜凉,肉食用鹿肉、狗肉,那么就会出现热症。反之,冬天天气寒冷,人体喜热,若食用寒冷的食物,如牡蛎肉、团鱼肉,那么就会出现寒症。所以,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应注意它的性味,合理地食用。
    温热的食物:有狗肉、牛肉、鸡肉、龟肉、羊肉、雀肉、虾肉、白花蛇肉、乌梢蛇肉等;黄豆、蚕豆、刀豆、淡菜、胡萝卜、葱、蒜、椒、韭菜、芥菜、油菜、香菜、胡椒等;红塘、糯米、面粉、羊乳等。
    寒凉的食物:有猪肉、团鱼肉、牡蛎肉、鸭肉、兔肉、鹅肉等;菠菜、白菜、豆芽菜、芹菜、冬苋菜、、竹笋、黄瓜、苦瓜、茄子、冬瓜、紫菜等;梨、西瓜、柑、橙、柚、柿子、大麦、小麦、绿豆、小米、白砂糖、牛乳、生蜂蜜等。
    平性的食物:有鲤鱼肉、墨鱼肉;赤小豆、黑豆、豇豆、四季豆、丝瓜、木耳、百合、莲子、大枣、花菜、土豆、黄花、鸭蛋、杏仁、葡萄、桃子、无花果等。
    就其根据四季服用饮膳食物来说,也是有要求的。春天食用的饮膳菜肴:有清炒竹笋、拌虾仁莴苣、玫瑰花烤羊心、首乌肝片、丁香鸭、果仁排骨、莲子猪肚、泥鳅豆腐、川贝雪梨等。
    夏天宜食的饮膳菜肴:有荷叶凤脯、参麦团鱼、银杏蒸鸡、天麻鱼头、虫草鹌鹑、荷叶粉蒸鸡、参花鸭条、砂仁鲫鱼、大蒜烧茄、翠皮爆鳝鱼等。
    秋天宜食的饮膳菜肴:有雪花鸡汤、黄芪猴头汤、淮药芝麻酥等。
    冬天宜食的饮膳菜肴:有双鞭壮阳汤、杞鞭汤、十全大补汤、鹿鞭壮阳汤、乌鸡白凤汤、当归生姜羊肉汤、乾坤蒸狗、参杞羊头、桃杞鸡卷、芝麻兔、核桃仁炒韭菜等。
    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人们应根据不同季节服用不同药物,他指出春季宜服小续命汤,夏季宜服肾蛎汤,秋季宜服黄芪汤,冬季宜服保健药酒。孙氏《千金要方•服食法》中说:“终身常尔,则百病不生矣。”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季节里,人们选择服食不同的食物、药膳菜肴、药物是十分重要的,才会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疗、延年益寿的目的。

    四、四季辨证施膳春夏秋冬,从总的气候来看。有春温,夏热,暑湿(长夏),秋凉而燥,冬寒的特点,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寒冷食物都适合每个人在夏天食用,因此,食用时一定要考虑四个因素用膳,即因时、因地、因人、因证施膳。所谓因证施膳,就是以证为基础,普遍应用一种治疗方法。饮膳在治疗、补养方面,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症状、健康等情况,对饮膳的应用有所区别。所谓因时施膳,就是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选择饮膳时,应加以注意。如长夏阳热下降,烟熏蒸制,水气上腾,湿气充斥,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饮膳选用解暑汤为宜。所谓因证施膳,是在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等特点也不尽相同。如同是温里回阳饮膳,在西北严寒地区,则宜选用药量重,效力强的;而在东南温热地区,则选择药量轻,效力稍弱的用之。所谓因人施膳,是指人的体质有强弱之殊,男女老少之异,故在施膳时,也就不尽相同。如妇女有经期、怀孕、产后等情况,常用八珍汤、妇科保健汤等。老年人血衰气少,生理机能减退,多患虚症,宜平补,多用十全大补汤、复元汤等。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生活不能自理,多饥饱不均,寒温失调,以调养后天为主,用八珍粉等。
    以上使用饮膳时注意四个因素,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在辩证施膳时,首先要辩明证候,再根据时节地理、患者的体质状况、性别年龄的不同,把人体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全面分析。选准食用的饮膳,才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人们无论有病或无病,在选用饮膳时,多要注意 辨证饮膳。例如,在阳气生发的季节,饮膳要求清淡,不宜食用油腻油煎之膳食,宜食用一些甘蔗、荸荠、樱桃、橘子等,取其清淡,甘凉。防止积热在里。若是炎热夏季,此时暑热,肤腠开泄,汗出亦多,使人常易贪食生冷,寒冷太过,则伤脾胃,宜多食双花饮、绿豆汤、西瓜盅、冬瓜盅等,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在长夏(盛夏)季节,平素如服人参、鹿茸、附子补益药膳的人,此时宜减服或停服。秋天天气干燥,宜选用芝麻兔、软炸淮山兔、香油蜂蜜汤等油脂膳食。冬季天气寒冷,可选用补阳饮膳食之。同是一样病症,也必须与四时相结合,辨证施膳。如同是感冒风寒,欲以辛温之物取汗,葱白、生姜煎水,只宜在冬季服用;盛夏天气则应选用鲜藿香和冰糖煎水为宜,以求驱散表寒,又免葱姜辛温较强之弊。
    1、宜多食甜,少食酸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而要多吃写甜味的食品,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但春为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之,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脏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功能。中医又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为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若多吃酸为食品,能加强肝功能,使本来就偏之的肝气更旺,这样就能大大伤害脾胃之气。有鉴于此,在春天,人们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气旺;而甜味的食品入脾,能补益脾气,故要多吃一点。又有那些食物在春季多吃呢?
    大枣:大枣性味甘平,尤宜于春季食用,我国人民一向把枣当补气佳品,数千年来,小小红枣世世代代为人珍爱。《北梦琐言》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河中永乐县出枣,世传得枣无核者可度世。里有苏氏女获而食之,不食五谷,年五十嫁,颜如处子。”虽情节不完全真实,但非无稽之谈。国外把大枣称为“天然维生素丸”,其维生素P的含量为白果之冠,所含磷和钙比一般果品多2~12倍。枣是滋养血脉,强健脾胃食品,正如《本草纲目》中说:“大枣气味甘平,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白药,久服轻身延年。”有位英国医生在163例虚弱患者中做对比实验,凡是连续吃枣的,其健康恢复的速度比单纯吃维生素类药物快3倍以上。在我国民间亦流传着“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因此,在春天到来之际,您不妨多吃些枣,即可做枣粥,亦可做枣糕,当然生吃亦很好,对于身体较虚弱,胃口又不好的人,平时可多吃点枣米饭:即以大米为主,配上点红枣,色泽鲜艳、爽口润甜。
    锅巴:是煮米饭十锅底所结之物经低温烘烤而成,略黄不焦,既香又脆。据现代科学家分析,焙锅巴所用的粳米,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A、维生素E、纤维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除了淀粉外,其他成分大多数藏于米粒胚芽和外膜里。经过低温烘烤,略微炭化后,外层的营养成分多被破坏,部分的淀粉也分解了,故食后极易消化。另外,干嚼锅巴时,必须细嚼慢咽,分泌大量的唾液酶又可帮助消化吸收,促使肠胃蠕动,增强其功能;再则微炭化后的锅巴,能吸附肠腔里的气体、水分和细菌的毒素以达到收剑止泻的效果。据清朝太医院脉案记载,慈禧素食膏梁厚味,除山珍海味,美馔佳肴外,最喜爱进食北京烤鸭,此物油腻脂重,以致长食伤及脾胃,中年即泄泻频作。为此,宫中众多的太医名手煞费心机,投入各种调理脾胃的名方贵药。然而,泄泻之症依然时愈时作,缠绵不已。无奈之际想起了粳米锅巴,于是只好几乎天天吃锅巴,有时吃锅巴片,有时配料做成菜吃,也有时研成粉末吃。
    祖国医学认为,焙烤成锅巴的粳米有补脾、养胃、强壮、滋养的功效,最宜病后调理。粳米若经炒、烘、烤之后,食之味香,促进食欲,并可消食导滞、收剑止泻。因此,春天还是多食锅巴好。
    山药:味甘性平无毒,有健脾益气。滋肺养胃、补肾固精,长肌肉、润皮毛、滋养强壮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久痢泄泻,虚劳咳嗽、遗精盗汗,可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二则能补肾益精,使人体元阳之气充沛,可增强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三则其营养丰富,每100克含蛋白质1.5g、碳水化合物14.4g、钙14mg、磷42mg、铁0.3mg、维生素C4mg,此外,还含有皂苷、胆碱、黏液质、淀粉酶、碘、精氨酸等成分。
    山药因含有较多的淀粉,煮熟后可代替粮食食用。其入馔多做甜菜,如拔丝山药、一品山药、水晶山药球、扒山药等。同时,它有时烹制炸猪排、素香肠、素排骨等菜的重要原料。山药还可制成风味小吃,例如山药蛋糕、山药豆沙包、芝麻山药焦脆饼、山药糖葫芦等。现在民间流传有许多山药治病的灵验便方,其中应用最广的是山药粥,即用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本粥可健脾补肺、滋肾益精、强身健体,非常适合体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若再加入红枣煮成山药红枣粥,则滋补效果更好,被人们盛赞成“长寿粥”,山药若和甘蔗捣烂取汁混匀、炖热饮服,每日二次,可治久咳、痰多、气喘、慢性支气管炎。总之,山药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尤以春天食之最佳。
    2、多食蔬菜。因为人们经过冬季之后,较普遍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严重不足的情况,如春季常见人们发生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这些都是因为新鲜蔬菜吃得少所造成的营养失调所致。因此,春季到来,人们一定要多吃点新鲜蔬菜,下列蔬菜可供选择:
    菠菜:是春天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又叫波斯菜,是从尼泊尔传入我国。菠菜柔嫩味美、营养丰富,蔬药兼优。每100克含蛋白质2.4 g、脂肪0.3 g、碳水化合物4.3 g、胡萝卜素3 mg、尼克酸0.6 mg、维生素0.17 mg、维生素C38 mg。另外,还含有较多的钙、磷、铁等矿物质。特别是其胡萝卜素含量可与胡萝卜媲美。如每天吃50g菠菜,其维生素C就可满足人体正常需要。此外,其维生素的含量比西红柿高一倍多。
    中医学认为,菠菜有养血 、止血、润燥之功,如《本草纲目》中记载:“菠菜通血脉,可胸隔,下气调中,止渴润燥,根尤良。”菠菜对衄血、便血、坏血病、消渴、大便涩滞、高血压、肠结核、痣疮等病有一定疗效,并能促进胰腺分泌,帮助消化。下面仅举几例菠菜食疗方:
    若是高血压、便秘、头痛、面红者,可用鲜菠菜洗净放入开水中烫3~5分钟,取出切碎用少许香油、盐等拌食,一日二次当菜食用,很有疗效。若是糖尿病,可用菠菜根60g,鸡内金15g,水煎代茶饮;或将菠菜根切碎,鸡内金研末,同米煮粥食用,若是夜盲症,用新鲜菠菜500g捣烂,榨取汁,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但须常用才有效。
    尽管菠菜药蔬俱佳,但不宜过量,因为菠菜含有草酸,草酸进入人体后,与其他食物中含的钙质结合,形成一种难溶解的草酸钙,这就是不利于人体对钙质的正常吸收。
    荠菜:每至清明节前后,荠菜茎叶鲜嫩,是采集的大好时节。据分析,荠菜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糖类、无机盐类及钙、磷、铁、锰等多种有益成分。荠菜的吃法多种多样,无论炒、煮、炖、煎,还是作馅、作汤,或做春卷,吃起来皆清香可口,鲜而不俗,别有一番风味。
    中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淡,性微寒,能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清热利尿,主治妇女崩漏、咯血、衄靴、便血 、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等,若是妇女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绝者,取荠菜60g,马齿苋60g、加水煎汤服用;若是患有咳血、吐血、尿血、便血者,用荠菜60g,配有白茅根、鲜藕节各30g,煎汤内服,亦有明显的止血效用;若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每日用鲜荠菜60g,加水适量,煮开锅后,打鸡蛋3个,吃鸡蛋喝汤,能改善头晕头痛的症状。
    莴笋:有名莴苣。产期以春初和秋末为时令,以春笋质量为佳。莴笋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其中以铁的含量较丰富,因莴笋中铁在有机酸和酶的作用下,易为人体吸收,故食用新鲜莴笋,对治疗各种贫血非常有利。尤其是莴笋中含有一种酶,能消除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引起的细胞突变,有一定抗癌作用。莴笋中的尼克酸是人体内一些重要酶类的成分,可激活胰岛素,促进糖的代谢,对患糖尿病的老人非常有益。此外,所含的氟有助于牙齿和骨骼的形成。
    一些人吃莴笋,常吧莴笋叶仍掉,这是一种很大浪费,因为莴笋叶的营养成分高于莴笋,其中胡萝卜素高100多倍,维生素C高15倍。
    除以上蔬菜外,春季可提供食用的时令蔬菜还有一些,如芹菜、油菜、香椿芽等,也要尽可能多吃一些。若是初春,新鲜蔬菜少,可以充分利用冷藏、干制、腌渍、罐藏、酱渍等多种方法加工贮藏蔬菜,如腌制的萝卜、姜、葱头、白菜、大芥菜、榨菜、辣椒等等,营养都较丰富。
    这里要说明一点,有的人在蔬菜少的春天,常常用多吃些水果的方法来代替蔬菜,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尽管水果和蔬菜确有不少相似之处,如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和无机盐。但两者毕竟有区别,虽然水果和蔬菜都含有碳水化合物,但水果所含的多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等一类化学上称为单糖和双糖的碳水化合物,而蔬菜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则多是淀粉一类的多糖。摄入前者,胃和小肠可以不加消化或稍加消化,便很快进入血液中,如果食用过多,会使血液中的血糖急剧上升,进而刺激胰腺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使精神不稳定,出现头昏脑胀、疲劳乏力等症状。而且葡萄糖、果糖大量进入肝脏后,很容易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而后者多是淀粉,需要各种消化酶消化溶解之后才被逐渐吸收,因而使体内血糖稳定,有利于身体健康。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5 21:23 , Processed in 0.01710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